2010年4月16日
參加由「國家電影資料館」舉辦的「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加值應用工作坊」,其內容為政府單位委託業者所做的數位典藏網站,其中以互動遊戲及數位典藏後的推廣與運用為主要討論的議題,會議中請到了頑石創意公司總經理林芳吟、博物館學教教丁維欣等人,另外再邀請紀錄片《藝霞年代》導演薛常慧談論關於電影資料館影片數位典藏後,利用這些珍貴歷史影片,拍攝出此部紀錄片。
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「數位化」已成為一個顯學,任何事物都要加上「數位化」三個字,就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眾人見視到「原子彈」的威力,故「原子彈」成為當時最夯的名詞,什麼都東都要冠上「原子」二字,如「原子筆」、「原子小金鋼」,所以目前很多的研討會都是探討「數位化」的成果、推廣及運用,此次研討會也不例外,就是可以利用網站上的動畫遊戲,吸引使用者從遊戲中學習相關知識,數位互動就是這次討論的重點,例如:讓故宮的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活了起來,或者把雍正做成可愛造型公仔,並且角色扮演介紹他一天的生活等等,甚至模擬宋徽宗在御花園採蝶的樂趣,讓參訪人員可以體驗在花園與蝶共舞的情形。
不過在工作坊中也提到一個概念就是「計畫案的延續」,這次參與工作坊大多為數位典藏的計畫人員,如博物館、文建會、台灣文學館,目前也體認到當計劃案結束後,所有計劃內容也跟著結束,因此固然有那麼多有趣且生動的數位互動網站,然而一旦計劃案結束後,沒有經費及人力再繼續經營網站後,這樣數位互動的網站是否就此終結,此工作坊提出了解決方案:
1. 尋找文化志工協助網站經營管理
2. 聘請編制內員工
但除了以上二個方案,數位化後的物質放於網路平台是否是目前使用率最高的方式,若不用「數位化」的話,還有其他方式可以代替嗎?將來「數位化」後的東西會不會成為真正的「原子彈」。
不過說到數化網站的互動,以後保存中心的網站希望未來也來規劃「修片尋寶遊戲」,利用動畫補一個齒孔得一個金幣,在補齒孔同時又可得到相關知識,得到金幣後,才可以用金幣去買引導片、片心、片盒,等整組都買完後,就可以過下一關「清潔影片」,再下一關「過TC」。
by Sharon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